当前位置:华夏养生网 > 健康 > 正文

早搏吃什么药

华夏养生小编 健康 2023-03-03 17:18:43

最佳回答:

早搏吃什么药1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指由心室异位起搏点 提早发放并使 整个心室提前除极 的室性心搏,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

室早在健康人群和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中均可见到,在普通人群中检出率约为1%-3%,我国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中室早患者占11.6%。

良性的室早也存在潜在的恶性,会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发生;

过于频繁的室早可以导致心室收缩功能损害,甚至出现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西医治疗室早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为常用药,非药物治疗以导管消融为主,

但是抗心律失常药会引起新的心律失常,而且毒副作用较大;而导管消融术是一种有创性的操作,价格昂贵,在临床上较难广泛使用。

中药治疗室早疗效确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有研究对比了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炙甘草汤加减、通脉养心丸与抗心律失常西药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在西药基础上,联用中药治疗早搏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改善临床症状优于西药治疗;

通脉养心丸联合西药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组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美托洛尔组;

炙甘草汤治疗室早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而且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

药师提醒:个人的具体用药方案不同,具体使用哪些中药,应遵医嘱,不可擅自用药。

早搏吃什么药2

6大类降压药优缺点对比: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倍他乐克等

之前发布了一期视频,有粉丝留言:语速有些快,记不住,文字版这就来了

首先要对比的是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这两类药都是年轻人高血压可以选择的。

强调一下:在降压上,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不能合用。

1. 普利类降压药

专业名: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俗称普利类降压药,

常用药: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等

优点:

1.降压效果明显,还有利于血糖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首选的降压药;

2.降压的同时,不会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还能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心肌和血管壁的重构,是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左心功能障碍患者首选的降压药;

3.具有保肾功能,早期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首选,可以明显降低微量蛋白尿;

4.不影响性功能,甚至还有改善作用;

5.久用没有耐受性以及停药的反跳现象。

缺点:

1. 典型副作用干咳,部分患者会因干咳而不得不停药,一般停药后干咳症状就会消失;

2. 还有血钾升高、血肌酐升高等副作用,用药期间注意监测,如果血肌酐升高大于30%应减量,大于50%就应该停药。

2.沙坦类降压药

这类药专业名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俗称沙坦类降压药,

常用药有:缬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科素亚)、奥美沙坦等。

优点:

与普利类降压药优点相似:

1.对血糖有益,还可以保护肾脏,是肾脏病和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3.对心肌肥厚具有较好疗效;

4.对血脂、血尿酸有益,其中氯沙坦还有降尿酸作用;

5.没有干咳的副作用。

缺点:

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利类降压药;

2.有血钾升高、血肌酐升高等副作用,用药期间注意监测,如果血肌酐升高大于30%应减量,大于50%就应该停药。

3.洛尔类降压药

专业名是 β 受体阻断药,俗称洛尔类降压药,

常用药: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普萘洛尔、阿替洛尔

优点:

1.降压的同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能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对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有治疗作用;

2.降低心力衰竭的总体死亡率;

3.普萘洛尔对高血压伴有心输出量偏高或血浆肾素水平偏高的患者疗效较好,与利尿药(氢氯噻嗪等)合用降压作用增强;

4.阿替洛尔降压作用优于普萘洛尔,降压作用持久且安全,每日用药1次就可以;

5.美托洛尔可用于高血压和心绞痛的治疗,降压作用持久,控释制剂每日用药1次就可以。

缺点:

1. 会导致心动过缓,加重房室传导阻滞;

2. 长期用药可能会损害患者的肝肾功能

4.地平类降压药

专业名为钙通道阻滞剂(CCB),俗称地平类降压药,

常用药: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尼莫地平等。

优点:

1. 降压的同时,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改善心肌供血,适合高血压伴心绞痛人群服用;

2. 不影响糖脂代谢,适合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使用;

3. 保护肾脏,严重肾衰也可以使用,

4. 可与任何其他类降压药联用。可以普利类或沙坦类药联用,适用于尿蛋白阳性的高血压患者;

缺点:

1. 常见副作用是下肢浮肿,停药后水肿很快可以消失;

2. 还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面色潮红、头痛、牙龈肿痛等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可以通过联用其他药物来避免,如与利尿药合用可以缓解下肢浮肿的副作用。

5.利尿剂

代表性药物:氢氯噻嗪、螺内酯、吲达帕胺等;

优点:

1. 降压作用缓和,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老年人使用比较安全;

2. 可以增加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的降压效果;

3. 高血压合并水肿、心衰患者疗效较好;

缺点:

1. 降压作用较弱;

2. 氢氯噻嗪类长期用药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钠、低血钾、高血钙;螺内酯长期服用有高血钾风险;

3. 对血糖、血脂、血尿酸有不利影响,高血压合并痛风、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慎用。

6. 特拉唑嗪

专业名为:α1受体阻断剂

优点:

1.降压作用比较强;

2.对血糖、血脂没有影响,甚至还有改善作用;

3.对前列腺增生有治疗作用。

缺点:

1.降压作用太强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个别患者会发生心绞痛;

2.体位性低血压(卧位或蹲位突然站立等体位改变时出现低血压甚至虚脱)。

小玲药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早搏吃什么药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门诊,经常有患者反映:心脏会突然猛烈地跳几下,然后就感到心慌、胸闷、头晕。有人怀疑是心梗前兆,但经过检查后发现并无大碍。这种症状实际上是一种良性的“早搏”。

早搏就是心脏在规律跳动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次“提前”的跳动。单纯早搏一次可能无关痛痒,而当早搏连续出现时,会形成一连串的心动过速,让人产生心慌、心悸、胸闷等不适。

导致早搏的原因很多,有生理因素,也有心脏本身的问题,还有其他疾病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早搏在健康人群中也很常见,大都是一过性的,其诱因主要包括劳累、紧张、失眠、饱食、体位改变以及抽烟、喝酒、喝浓茶等,一般称为“功能性早搏”或“良性早搏”。

在医学上,来源为心房的早搏叫“房性早搏”, 来源为心室的早搏叫“室性早搏”。相对来说,房性早搏比室性早搏轻微一些。这是因为,房性早搏时心脏的收缩顺序是自上而下的正常收缩顺序,而室性早搏恰恰相反。所以,健康人群中“房性早搏”比较常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临床上通常将“心室”以外的结构唤作“室上性”,因此“房性早搏”也可以叫做“室上性早搏”,虽然与“室性早搏”只差了一个“上”,意思却完全变了。

对于有良性早搏的人,只要好好休息,远离烟、酒、咖啡、茶等刺激,大多数都能慢慢恢复。

到底一天早搏多少次算不正常?从健康角度来说,哪怕一天只有一次早搏也是不正常的。只能说那些良性早搏无关大局,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有些早搏本身就是由疾病引起或提示心脏功能存在异常,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临床经验来看,每分钟超过5次早搏或每小时超过30次早搏,就是比较频繁了。假如感觉不适,调整状态后仍不能缓解症状,就有必要去医院做一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心脏彩超等。

随着年龄的增大,出现早搏的概率也在增加。以房性早搏为例,老年人全天若少于100次,那么也可以视为正常。如果早搏的次数明显上升或不适症状不断加强,则提示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大多数早搏是没有危害的,至少是不致命的。只要能够及时调整,基本会复原。即使是频发的室性早搏,其危害也往往是建立在患者本身就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之上,比如心肌病、冠心病、心衰等,或者某些特定药物过量服用。即便如此,室性早搏本身也很少会直接导致心梗。不过,频繁的早搏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诱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而且长此以往,患者的心脏扩大、心功能降低,当其身体不堪重负时,有可能引发心衰。

(作者为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6日 19 版)

以上内容由华夏养生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早搏吃什么药的内容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私信华夏养生网小编!

版权保护: 本文由华夏养生网原创,转载请保留原文标题链接: 早搏吃什么药:http://www.0472home.com/jiankang/2013.html

广告位
其他类似站点推荐: 中国养生网 华夏养生网 大众养生网